1、选料除杂
选择菜籽时“宁选新不选陈”,以新菜籽为上乘,目的是使榨出的油色亮、质纯,口感好。晾晒是非常关键的工序,以菜籽呈松散片状为最佳。太湿、太干都不可取,如出现出油状,就不能再用。以风车除尘,摇动风车把油籽中杆、壳除去,再用筛子、簸箕等工具去除沙土,保证油籽洁净、无杂物。
2、炒锅煸香
将洁净的油籽放置铁锅中,温火慢烤,同时不停地煸炒,避免烘制不均匀,煸出油籽特有的香味。为了得到好的风味,就要炒焦,但炒焦就可能带来毒性物质。为此,古人凭检验判断菜籽是否炒好的方法是:根据气温高低,用指甲或木板抡菜籽,看颜色:气温高时,竹叶青;气温一般时,茶黄色;气温低时,老茶黄色。
3、入槽碾磨
将炒熟后的油籽用石磨碾压均匀,菜籽要磨成泥状,越细越好,要求油籽粉末不沾不黏,易于包饼成型。将磨好的胚进行干湿度鉴别,由有经验的师傅用手抓胚,成团状、有膨胀感为合适,既不可太干,也不可太湿。古人检验油菜籽是否碾好的顺口溜是:菜籽碾成泥,茶籽碾脱皮,桐籽要碾细。
4、木甑蒸胚
油菜籽碾成粉末之后放入木甑或揭口(木缸)中蒸。甑中有木制甑桥、竹制甑箦,内垫干净稻草,稻草要选长100至120公分,不能霉变、腐烂的。将菜籽粉放入甑中后,用稻草挽一个结放在菜籽粉上面。加火蒸煮,待甑子各方来气且汽水均匀就可以了。菜籽、桐籽以蒸软为准,不能熟透。
5、稻草包饼
把洁净的稻草顺嵌入油圈中,将蒸好的菜籽胚装入其中,用“木拐”(用硬杂木制作成榔头状的工具)夯实,用稻草将菜籽胚上部包裹严实,踩实,制成饼状。
把洁净的稻草顺嵌入油圈中,将蒸好的菜籽胚装入其中,用“木拐”(用硬杂木制作成榔头状的工具)夯实,用稻草将菜籽胚上部包裹严实,踩实,制成饼状。
6、上圈装榨
将籽饼装入木槽内,叠放在一起,有序排列,以木楔初步固定。
以上六步是传统木榨榨油工艺的准备阶段,虽说是前期工作但对于出油的质量和品质却至关重要,完成此六步之后才真正进入到木榨榨油工艺的核心阶段——打油。
未完待续,请关注《传统木榨榨油工艺(下)》
延伸阅读:《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